KCM Trade澳大利亞總經理Jason Lau近日接受澳大利亞特別廣播服務公司(SBS)電台的寰宇金融專訪。在訪談中,Jason系統性地剖析了近期各大行(如摩根士丹利和高盛)的市場評論,探討美元貶值的潛在原因、特朗普關稅政策的結構性影響,以及非美元貨幣和新興市場的戰略機遇。

美元贬值預測:共識形成與五大驅動機制
Q:各大行如摩根士丹利預測美元指數可能在2026年前下跌9%。你對這項預測有何評價?目前美元持續走弱的關鍵原因是什麼?
Jason指出,美元指數年內跌幅已達8.5%,其現狀由多重因素共振驅動:
- 市場預期美聯儲會減息
- 擔忧美國經濟增長放緩
- 關稅戰導致美國貿易伙伴對美元需求減少
- 全球央行的儲備由美元轉向其他資產,例如黃金
- 美國聯邦債務總額持續上升,逼近36兆美元
高盛報告指出,過去十年美元強勢源於美元資產(尤其相對歐盟和日本)的超額回報。但當前美股估值高企,加上特朗普關稅政策,使美元資產吸引力減弱,弱美元已成為市場共識。關稅戰旨在縮減貿易逆差、保護美國本土產業,但根據經濟學理論,在自由浮動匯率機制下,貿易失衡本可通過匯率自動調節。

特朗普政策意圖:“弱美元戰略”與“海湖莊園協議”的黑天鵝風險
Q:特朗普政府是否主動尋求弱美元?“海湖莊園協議”對美元長遠價值帶來什麼影響?
Jason剖析:“海湖莊園協議”旨在通過多國協同干預匯市,削弱美元,以提升美國出口競爭力,縮減貿易逆差(類似1985年美日德等國簽署的《廣場協議》)。歷史教訓表明,此類操作風險巨大——《廣場協議》曾導致美元三年內對日元贬值50%,日本陷入失落的30年。
若新協議實施,加上其包含的美債重組條款(部分置換為永續債券),將顛覆“美債=零風險資產”的地位,觸發黑天鵝事件,導致美元拋售潮的發生。
貨幣格局重構:歐元、日元領漲,避險資產價值凸顯
Q:美元贬值對其他主要貨幣,如歐元、英鎊和日元等有何影響?哪些貨幣會因美元走弱而受惠最多?而對持有港幣及澳幣的交易者,應如何部署?
瑞士法郎和歐元是受惠最多的,年初至今分別上漲10%;日元上漲8.85%;英鎊上漲7.7%;澳幣上漲5.13%。
面對目前的貿易戰,全球經濟結構有機會重新洗牌,誰是贏家,誰是輸家仍有待觀察,美元已不再獨佔鰲頭,視野必須更加國際化,才能在日益多元化的市場中穩健前行。
權威專家,洞悉全球金融脈絡
Jason Lau擁有超過15年的亞太地區銀行和金融業經驗,奠定了其在行業內的卓越聲譽。Jason及KCM Trade將持續致力於市場分析與交易者教育,為行業發展注入更多洞見與價值。

關於SBS電台
澳大利亞特別廣播服務公司(SBS)是權威多元文化公共廣播機構,以高質新聞和財經內容著稱。其電台通過多語種平台(包括廣播和數字)覆蓋多元群體,財經節目因專業深度和國際視野廣受關注。
Jason Lau作為常駐嘉賓,通過SBS持續提供頂級金融洞見,推動公眾財商素養提升。在複雜的金融環境中,其專業解讀與交易者教育形成雙重引擎,助力財富穩健增長與金融體系健康發展。敬請鎖定SBS近期節目,獲取前沿策略指引。
KCM Trade邀您收聽詳細內容:
「美元貶值—2026年下跌9%是有意為之還是必然?」| SBS中文
聆聽權威之聲,把握投資智慧。